關於艾可諾醫師
奠定東台灣內科體系 傳承醫療教育工作
艾可諾醫師1930年10月30日出生於加拿大,畢業於加拿大沙斯加芝灣大學醫學院。原本在加拿大擔任家庭醫師,為加拿大門諾會教友。1969年當花蓮門諾醫院婦產科醫師富瑞生回加拿大做年度工作報告時得知東部醫療資源的匱乏,艾可諾表達對於到門諾醫院醫療傳道有興趣,但是當時門諾醫院缺少內科專門的醫師,薄柔纜醫師就請艾可諾醫師學習內科,等他學成一切就緒,艾可諾醫師在1973年間舉家來台,加入門諾奉獻的行列。

艾可諾一方面學習語言,一方面負責主持內科。1973年導入感染控制,為醫院重要的措施;1974年接手醫學教育工作,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的院內醫學教育是重要且吃重的,1975-1977兩年之間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人數增加一倍。艾可諾協助訓練內科專科醫師,逐步奠定門諾內科基礎,這也是台灣東部的創舉,提昇了東部的醫療水準。

艾可諾在門諾行醫最為病患津津樂道的是他對病患的尊重。曾有人說:「艾醫師的話雖不容易懂,但感受得到他對病患的尊重。」診治肺結核病患時他從不戴上口罩,雖然面臨可能被傳染的威脅,但是他認為戴了口罩就與病患的距離疏遠了,也會影響病患的心情。
在診治糖尿病病患時,雖然有些病患足部已經潰爛,他還是視病猶親地把病患潰爛的腳放到自己的膝蓋上,仔細診察,也讓病患為之感動不已。碰到沒錢就醫的病患,他會把錢偷偷夾在藥單裡讓病患帶著尊嚴、溫情與被救治的心情回家。
在建立內科發展的雛形後,艾可諾也身兼前花蓮馬利亞未婚媽媽之家的醫療顧問。由於文化與經濟的因素,許多原住民少女不幸未婚生子,也常因產前照顧不周而產下早產兒。艾可諾不但將照顧早產兒與畸形兒當成份內的工作,更積極地與國際上具公信力的認養機構連繫,轉介國外熱心人士認養,不但解決原住民少女的家庭問題,也為無辜的新生兒找到許多領養家庭。
艾可諾醫師夫婦在門諾醫院從1973年到1986年共服務14年,1986年返回加國後於1989年再度應邀回到門諾醫院。薄柔纜醫師開始在院內推行醫療品質保證,由艾醫師擔任病人照護品質委員會主席。

雖然艾師母罹患乳癌但兩人並沒有灰心喪志,後來門諾內科醫師逐漸充足,1991年,艾可諾醫師夫婦告別門諾醫院返回加拿大。退休後的艾可諾醫師仍然關心門諾醫院,並擔任董事工作。他曾說過:「希望將上帝的愛,散佈在台灣每一個角落裡。」
1996年立法院厚生會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
1996年獲頒立法院厚生會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肯定他對台灣東部醫療與醫學教育的貢獻。
門諾醫院55週年院慶時,全家受邀來台,並將醫院圖書館命名為「艾可諾圖書館」,紀念他對門諾醫療教育的奉獻。
2023年門諾醫院舉辦追思禮拜

艾可諾醫師於2023年3月6日清晨在加拿大辭世,享壽93歲,因前後在門諾醫院服務長達17年,院方17日舉辦追思會,悼念他對東部醫療教育的貢獻。
追思禮拜場面溫馨,除了邀請曾與艾醫師共事的門諾人現場緬懷,也透過影像及一張張的照片讓全體門諾人共同追憶。

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張文信表示,75年來感謝所有門諾人的貢獻,艾醫師不僅是我們的家人,更是所有醫師、護理師及醫療行政人員的典範,門諾醫院會延續艾醫師的根基,展現上帝對所有人的愛,跟著艾醫師美好的腳蹤,繼續為東部醫療奉獻。艾醫師家人也將於當地時間18日下午2點舉辦追思活動,全程進行線上直播。

曾擔任門諾醫院院長的醫師吳文揚說,行醫的道路上受到許多艾醫師的教導及感召,並在他的引導下,醫術日益增進,他如同兄長般沒有距離的和大家相處,傾聽所有醫護的煩惱,那份溫暖至今回想起來仍相當感動。
「艾醫師真的是一位脾氣非常好的醫師,說話總是輕聲細語」,東基公益總執行長呂信雄說,1982年加入門諾醫院之後,便與艾醫師共事,總是心繫貧病民眾需要的他,加速了當時醫院貧困社福基金的使用率,在當時造福許多人
艾可諾醫師 (Dr.Carl Epp 1930.10-2023.03)
我要捐助
門諾各基金會以最妥善的方式,讓您的愛心善款成為涓涓細流、成為弱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