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醫院向ONE-FORTY請益
為多族語打造友善就醫環境

文、圖/張慧敏

門諾在2016就開始著手多族語影音衛教的推廣計畫,目前已有印尼、英文、泰語、越南語等外國語;以及阿美語、太魯閣語及布農語等台灣原住民語系,希望逐步提供各國、各族語的照護知識與技巧

「我來台灣八年了,是來照顧阿公的,帶阿公來這裡還可以看的懂…」阿妮(化名)用簡單的中文分享。

這幾年門諾關注外籍移工的需求,尤其在多國語言的照顧需求與語言溝通上,已企劃製作相關的衛教素材,希望能幫助像阿妮這樣的外籍家庭照顧者,因為她們確實也為台灣社會帶來許多實質的幫助。

這次門諾邀請「ONE-FORTY移工教育文化協會」來到東部分享,透過外籍移工的生活、工作、語言、理財…等各種文化面向,特別在文化尊重以及教育層面,與醫院第一線工作人員互動交流。

創辦人Kevin說,移工來到台灣工作,也是為了讓自己與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但離鄉背景總有很多文化適應的問題,若我們能夠抱持同理心,去看見彼此的需求與尊重,對醫院來說也是一項友善的服務指標。花蓮目前有將近六千名的外籍移工,主要來自印尼、菲律賓、泰國及越南,東部年輕人口外流嚴重,許多家庭或是照顧機構都非常仰賴她們的幫助,當中尤其家庭照顧的比例最高。

當他們帶著阿公阿嬤來到醫院,醫院場域的空間與文化語言能否順暢的溝通,對機構來說是一項必須面面俱到的工程,這次邀請主要一線單位,一起聆聽ONE-FORTY多年來累積的知識經驗,會後也透過訪查,實地走訪健檢中心、批價櫃檯、志工服務及長照服務的場域,這幾年門諾也努力改善外籍照顧者的困境,例如語言不通、不知如何看診、藥袋文字閱讀、檢查單的流程說明,以及許多日常照顧上需要的專業語彙表達等等。

門諾承接外籍移工的健檢服務,在檢查項目也翻譯了四國語言說明,在醫院空間與看診流程上也有多國的註記,這次在實地訪查裡,新型的X光機也導入了輔助翻譯的功能,可以播放多國語言,讓身處檢查室的外籍人士可聽懂檢查指令與進度,降低他們在檢查時的心理焦慮。志工服務台也設計了簡單的指引與問候語,讓志工可以依循;在長照人員的培訓上,也導入了語言翻譯的課程資源,讓服務者在照顧時更能理解不同文化的互動環境。

長照是台灣現在要面對的課題,特別在失智症照顧上,這群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外籍移工也將面臨更多挑戰,這次門諾與ONE-FORTY的交流,也期待能夠強化失智友善照顧的可能,以及外籍移工來到機構時能提供更友善的就醫與指引環境。

門諾在2016就開始著手多族語影音衛教的推廣計畫,目前已有印尼、英文、泰語、越南語等外國語;以及阿美語、太魯閣語及布農語等台灣原住民語系,希望逐步提供各國、各族語的照護知識與技巧,門諾也期待與ONE FORTY的交流裡,能帶來包括文化、生活、語言、彼此尊重的友善就醫環境。

如同 One-Forty 創辦人Kevin說,「我們善待他們,不應只是單純為了他們能提供的勞動力,他們更是台灣家庭照顧能量的得力助手。」

Loading

社群編輯: 張小敏

♥️讓門諾好事,被更多人看見♥️ 有任何感動,都歡迎您分享: mch1948.we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