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理健康日:災後心理急救:「安、靜、能、繫、望」五步驟

每年十月十日,除了祝福國家生日快樂的國慶日外,這一天同時也是重要的世界心理健康日,門諾醫院也共同響應。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特別訂定的主題為「重大災難與緊急情況下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服務的可近性」。這個主題在提醒全球,在共同面對災難、疫情與生活壓力的挑戰時,我們必須持續關心自身的心理韌性與支持系統。而維護心理健康的首要步驟,便是從「傾聽自己的心」開始做起。
近年來,花蓮常因地震、颱風以及水災等天然災害造成了不少災情。這些天然災害往往難以預測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當災害發生後,對於我們的生活會帶來許多的影響與衝擊。
這些衝擊也無形在我們的生理層面與生活環境上造成影響,特別在心理層面產生了各種壓力或不舒服的感受。面對這些無法預期的生活變化,因此,我們希望分享一些在這段時間能讓自己安心、自己關心自己的方法和提醒,幫助大家更好地應對災害後帶來的心理挑戰。

災後初期心理急救:安靜能繫望!「促進安全感」、「促進平靜穩定」、「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促進聯繫」、及「灌輸希望」五項基本要素。
※安心五步驟:安、靜、能、繫,望
安、靜、能、繫、望 安心五步驟
突然的意外,衝擊了我們身體及心理。
在這個不安時刻,我們需要立即安頓自己的身心靈。
門諾醫院身心科邀請您,一同執行以下安心五步驟
📌安:確保自身安全、避免過度接觸資訊。
📌靜:做些能自己平靜的活動,如:聽音樂、緩和運動、祈禱。
📌能:在這件事上,做自己可以掌握的部分,如:維持生活作息、提供資源。
📌繫:保持人際聯繫,彼此關心、適時分享情感。
📌望:嘗試正向、樂觀的看待事件,減少不必要的自責,參與紓壓活動調適現在的心情。
針對孩子部分,請父母一起進行以下陪伴
📌提供安定感,告知孩子許多人保護自己的安全。
📌溫和平穩的口吻,回答孩子對災難事件的想法及、允許他們流露負向情緒。
📌避免指責與批評,孩子可能出現的退化行為:吸手指、尿床等。
📌減少重複暴露在災難的圖像、訊息、媒體報導當中。
📌避免不必要的暫時分離,如果家長需要離開,請告訴孩子確切返回的時間。

門諾復健科臨床心理師林美宇 也設計了「超人心理補給卡」網頁,提供舒壓方法與求助管道,讓您獲得支持與安定。 https://spectacular-choux-1f4073.netlify.app/

邀請您也可以透過觀看以下連結,緩解此刻的壓力
腹式呼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q5YTuJUdU&t=3s
漸進式肌肉放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sD9OHM3b_4
自我暗示放鬆訓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sa_B1kAoY
另外,您可以透過以下 #心理支持服務 專線獲得協助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會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門諾醫院身心科 周一至周五 AM 9:00-PM 5:00
👉美崙總院身心科03-8241433、8241237
👉壽豐分院臨床心理組03-8664600轉2106、2107
(1)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受:確保自身與環境安全,並避免過度接觸讓自己不舒服的資訊與畫面。
(2)增進自己的平靜與鎮定:做一些可以引起自己正向情緒的活動,像是聽平靜的音樂、發呆、喝茶、泡熱水澡或做和緩的運動(散步、瑜珈等)。
(3)提升自我效能:做一些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和能力的事情,像是維持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事情(整理屋子、寫日記、維持規律三餐與作息等),或進一步能觀察自己的身心狀態,而能夠有自我調適或對壓力來源做合宜的處理。
(4)促進和親友的聯繫:透過電話、網路等方式與友好的親戚、朋友互相關心狀況、分享生活感受;接受對方對自己的關心,也溫暖地關心對方。避免否認自己的不舒服感受和擔心的想法,盡可能對信賴的人傾訴、表達。
(5)擁抱希望:樂觀與希望的想法可以讓我們有正向的感受,減少不必要的自責,了解自己的反應與經驗是讓我們可以從驚慌、憂懼、煩悶等感受中漸漸平穩、復原和安在的第一步。
※以下是要避免的:
(1) 不要使用藥物(包含毒品等)、酒精來麻木感受與不適。
(2) 不要在這個時候做出生活的重大決定。
(3) 不要和自己不舒服的感受與想法做對抗,不要擔心成為他人的負擔而什麼都不說,不要假設別人對於你的感受都不想聽。可找身邊可信任的人們訴說,或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4) 不要讓本來的生活規律被嚴重打亂。即使不想吃東西,還是要盡量照三餐時間吃些營養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固定的事情也盡量持續(家務、工作等)。
我們都是一般人,各種的反應都是正常的,包含各種情緒、想法甚至作夢都是可能發生的反應,不必覺得自己這時的感受是異常的、是突兀的。


同時我們也要關心孩子的狀況:
親愛的家長,在經歷意外的災害
您的孩子可能會產生一些反應:
孩子可能更害怕獨處、和親人分開
孩子過度擔憂自己持續處於危險之中,
害怕災難再次發生,您可以透過下面技巧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父母會保護他們、幫助他們,以幫助孩子渡過困難。
確認孩子活動地方是一個安全的遊戲區域,並且有其他大人協助、陪伴。
以溫和平穩的口吻,回答孩子的詢問,表達災難事件的經過、原因和後續的安排。
告知孩子社會上有許多人在保護自己的安全,予以安定感。
允許孩子表達情緒,包含驚慌、恐懼、憤怒、難過等。
允許孩子有短暫的退化行為(例如:吸手指、尿床等), 勿過度擔心,也避免指責與批評。
減少重複暴露在災難的圖像、訊息、媒體報導當中。
避免不必要的暫時分離,如果家長需要離開,請告訴孩子何時會回來讓他安心。
以下資源,提供給大家參考
透過十分鐘的腹式呼吸與半小時的漸進式肌肉放鬆引導
解您的心情
http://tamhd.org/comma-space/
透過以下心理支持服務專線協助您
生命線協會:1995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