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群人的執著如此瘋狂 ! 陳姵雯決定要跟他們一起把吞嚥服務送到家

「我當初其實就是為了吞嚥服務而來…只是真的沒有想到…」

在這句狐疑的背後,今年是陳姵雯成為門諾語言治療師的第三年又四個月,現在門諾要將她送去比利時進修,回來幫助更多的吞嚥個案,而這份狐疑,來自當初在門諾社群平台上看到巨量的聽語治療相關報導。

「不太可能吧?怎麼有醫院願意投入這麼多資源去作吞嚥服務?」

從「幻象」到「發光」:陳姵雯在門諾的吞嚥服務成長之旅

門諾當時的募款項目正是「不放棄的醫願」,其中有一個吞嚥團隊到居家服務的片段讓他備感震驚,三年前她就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情來到門諾醫院,只是前三個月的「觀察期」讓她懷疑自己是否「受騙了」?

姵雯提到這段過往,因為當時門諾正在導入精實專案,一大堆的Power BI以及AI的專業課程,甚至還要會算SROI社會投資報酬率,學習上雖然目不暇給,但當時令她反思的是:「門諾難道也跟西部其他醫院一樣,都只注重這些冷冰冰的數字嗎?」這件事讓陳姵雯感到非常的失落,甚至讓她萌生去意。

「原來…一切都只是傳播的幻象嗎?」

但就在這個「若即若離」的關鍵時刻,姵雯注意到團隊開始有一些「瘋狂的舉動」,她發現這群「奇怪的人」,在吞嚥的專業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瘋狂與堅持」,當時醫院新購入一批吞嚥內視鏡檢查器材,成員竟然「親自體驗」,抱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透過自己的喉嚨去感受那份不適。

後來甚至還有人說:「我們要成為台灣的Mayo Clinic!我們要把最好的吞嚥服務送到出不了門、下不了床的人身邊!」

加上團隊當時正在翻譯一本工具書,它是一本在語言治療領域上的經典教本,大家甚至組成讀書會熬夜討論,因為他們想要幫助專業人員能更好的理解與應用吞嚥障礙評估的關鍵技術。

「我從西部來到門諾已經很瘋了,沒想到門諾有更多瘋狂的人!」姵雯那三個月的失落與低潮,就在這時候得到了緩解。原來她口中描述的這群「吞嚥怪客」都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透過身體力行,一直做著那些她自己一個人做不到的事情。

「就是這些奇怪的人,讓我又待了三年四個月啦!然後,現在醫院要送我去比利時進修,回來幫助有需要的病人。」

姵雯這時也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初學的Power BI與AI還有SROI,目的是要不浪費醫療資源,因為東部本來就是醫療缺乏的地方,透過數據的精算,才能更有效率地運用,不浪費資源也才能照顧更多的人。

夥伴曾經對她說「對的事情,就值得去做」,接著她也觀察了一件吞嚥團隊的默契…

從花蓮到歐洲:陳姵雯的專業啟程與門諾吞嚥服務的未來

他發現「原來大家眼睛閃閃發光的時候,就是準備要做很困難的事情了。」這著實令她印象深刻,這個默契,就像當初看到「不放棄的醫願」那個募款專案的熱情一樣,現在她即將帶著這份熱情,啟程前往歐洲比利時,也特別分享了出發前的感觸。

「我選擇KU Leuven,不只是為了提升自己臨床能力,更希望透過這個全球頂尖的學術環境,培養更前瞻、系統性的思考,帶回台灣補足目前臨床與社區在吞嚥決策、跨領域合作、與早期介入上的不足,讓門諾醫院成為在地甚至全台更具標竿性的實務示範場域。」

相信這件事非常地不容易,但就像姵雯曾提到的「當大家眼睛閃閃發光的時候,就是準備要做很困難的事情了。」

現在,我們也在陳姵雯的眼中看見那份光芒。

照顧不該是孩子的責任—長照2.0如何成為年幼照顧者的依靠?

醫師號召公益演出  為門諾長照唱出溫暖樂章

門諾創新服務:3D列印鞋墊與3分鐘足部快篩,守護足部健康

不放棄的護理夢:52歲羅文伶與新手媽媽陳靜的護理圓夢路

許瑞春女士愛心捐贈 為壽豐分院添加長照巴士生力軍

意外的旅程,深刻的相遇—與安寧緩和醫療的連結

星誠細胞生醫攜手門諾:助三民棒球隊前進大巨蛋圓夢

門諾醫院攜手酷柏光學 助體育班學生射出希望之箭

爆米香記憶甜:益智學堂帶你重溫純真味道

門諾「家托助攻隊」教長輩動得安全不閃腰

門諾七七週年《一世人你佇我心內》線上首映版,再現薄柔纜醫師傳奇故事

那道光,托住我:小琴感謝門諾醫院震後的身心靈支持

兩年的醞釀,他們用歌仔戲唱出醫治的溫柔  

歌仔戲說「阿兜仔」醫生的故事 –七七歌仔戲團感動演繹門諾創院歷程

陪伴不遠,在家守護—花蓮家托的在地實踐

復健,是一場雙向的療癒

從急性醫療到社區照護:一位護理師的溫柔轉身

癌症個管師:是病人抗癌旅程的導航者與守護者

從山地巡迴到綠色醫療:門諾醫院的ESG永續發展里程碑

日間照護中心:從住院到生活以購物體驗促進社會連結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 歡迎追蹤門諾公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