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行動早療服務介入:彥彥的成長故事

文/張慧敏 攝影/黃東榕

1歲1個月的彥彥,看著我們來訪,雖然感到陌生但也不哭鬧,好奇的眼睛一直不停盯著我們轉,白白圓圓可愛極了,看不出在出生時是個體重不足的寶寶呢。正常1歲的孩子已經能走、簡單說出單字也能吃點固體食物,但彥彥目前還沒有在正常的成長曲線上。

從高危險新生兒到成長曲線50%

彥彦在門諾醫院出生時體重才1900克,小兒科醫師評估有呼吸、吞嚥不協調及營養不良情況,算是高危險新生兒。當時醫師建議住院但家屬不願意,出院時才來到2375克還是體重不足的新生兒。在個案返家同時,門諾也啟動行動早療到宅訪視服務,同時建議彥彥在家仍需要鼻胃管及口胃管。這一年因著行動早療服務的介入,體重己達到生長曲線的50%,家長也對孩子的醫療及療育更加重視。

門諾行動早療到宅訪視幫助彥彥

「彥彦…彥彥看這裡,車車在那裡…」職能治療師蔡慧仙從百寶袋拿出各式教材及玩具,只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隨著職能治療師的引導,媽媽也學會了如何利用小積木等簡單的玩具來與彥彦進行互動,這不僅能夠增進母子之間的感情,也有助於彥彦的手眼協調和模仿能力的發展。

同時,語言治療師黃詠萱也在旁進行早療評估,與爸爸會談詳細了解彥彥的日常生活行為和情緒表達方式。雖然爸爸還是很擔心1歲多的彥彦還不會爬、不會走路、認知不夠以及吃東西的困擾,但也非常開心跟我們分享,彥彦在哭鬧時會需要奶嘴的安撫,開心的時侯會用腳踩,逗他笑時也會有反應…等等。爸爸很感謝門諾醫院及社工的資源,看到彥彦這一年進步很多,體重也上來了,感謝治療師到家裡幫忙。

彥彥在希望和愛的家庭快樂成長

從職能治療師蔡慧仙的評估中可以看出,彥彥在整體的動作發展落後於同齡孩子。雖然他已經1歲1個月,但其動作發展仍停留在4到5個月左右的表現,現在他仍然依賴爬行,缺乏有效的手腳協調能力。此外,細小動作如抓取和拍手的發展也較為緩慢,這些都可能影響到他未來的大動作和細小動作的能力發展。為了幫助彥彥改善這些情況,同時也會給予家長賦能的功課,也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進行相關活動,以促進彥彥的認知和動作能力的統合和發展。

語言治療師黃詠萱表示,門諾早療團隊從他剛出生介入到現在,定期的發展評估,包涵生活自理、社會互動還有語言發展的部分,並關注孩子的飲食情況,評估後發覺落後的幅度還是蠻大。起初父母照顧功能沒有很好,但我們看到是父母有動機去學習照顧,目前營養有了很大的改善,門諾也給予家屬資訊跟資源,從原本的沒有意願,轉變為積極尋找資源幫助,對整個團隊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舞和肯定。

彥彦在生命中也許經歷了一些挑戰,但在訪視過程中可以感受父母是充滿了希望和愛。儘管出生時體重偏低,並且面臨著吞嚥協調的問題,但在家人和醫療及早療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他逐漸克服了這些困難及障礙。門諾行動早療服務的早期介入也對彥彦的成長過程逐漸改變,不僅幫助彥彥在營養達到了生長曲線水平,也讓家長更加重視醫療和早療的重要性。

我們期待下次來訪時,彥彥更加進步。

門諾行動早療團隊自2014成立迄今,走入社區深度陪伴家庭經濟弱勢的發展遲緩兒童,共計協助近2500人次遲緩兒,透過早療的協助,期待讓遲緩兒與正常兒童的人生起跑點差距,縮到最小。

門諾山地暨社區醫療照護基金,主要使用於偏鄉部落與社區巡迴偏鄉醫療,依照偏鄉實際需求提供不同專業,弭平醫療不平等現況。

Loading

社群編輯: 張小敏

♥️讓門諾好事,被更多人看見♥️ 有任何感動,都歡迎您分享: mch1948.we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