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社工的努力促成善的循環—受助者成為幫助者
文/陳思蒨 社服處社工師

醫務社工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協助「困難出院」的個案。以前總害怕接收到這類型的照會,腦海中開始浮現一些情境,家屬會接電話嗎?是否會破口大罵?個案是否拋家棄子?什麼原因不願意面對……等。確實前面提到的狀況都經歷過了,但隨著服務經驗越多,了解到個案不是不願意,而是無能為力。不論服務過程坎坷或順利,社工能做的,就是確認個案能得到合適的照顧。
幾個月前,病房護理師聯繫我,需申請看護照顧。病人有失智及癌症,雖然丈夫在旁陪伴但年紀也大了,理解力不太好,沒辦法協助照顧。於是我到病房探視夫妻倆,我說:「您好!我是醫院的社工。」病人也笑笑的回應:「您好!」這就是阿麗阿姨,因失智的關係,對話回應僅能簡單問答。
初步與先生—阿慶叔叔了解家庭狀況,阿慶叔叔開始提到,阿麗阿姨住院前還可以勉強慢慢走,住院到現在都沒有下床,不知道能不能走?家裡經濟狀況很不好,平常有長照 2.0 幫忙……不知道為什麼小孩都不理兩老……。評估阿麗阿姨的狀況,後續面臨的可能是臥床及長期照顧問題。我知道我所要參與的,將是一個家庭間長年的愛恨交織。
透過一連串的聯繫,包括與案子女、社政單位、長照單位等,也漸漸釐清問題所在。案子女並非不理會,而是阿慶叔叔過往的所做所為,持續傷害願意付出的子女,甚至誇下海口會自己照顧阿麗阿姨,不用子女幫忙,但如今卻對外述說子女皆不理會。

阿麗阿姨住院兩個多月,獲得醫院社服貧病基金補助聘請一對多看護幫忙照顧,期間,社工師還發現阿姨身障證明過期未重新鑑定,此事對阿姨後續照顧的福利補助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住院期間與相關服務單位做了很多的討論,包括錢不夠該從哪裡來,擔心阿慶叔叔不照顧阿姨,通報縣政府社工介入返回社區的照顧問題。
就在阿麗阿姨出院前三週,忽然來了一位女士,自稱是阿麗阿姨的小姑,原來這位小姑是阿慶叔叔的表妹,本身是居服員,對於長照服務的銜接、福利身分如何申請等很有概念,她積極的關心阿麗阿姨的狀況及未來照顧該怎麼辦,她的出現猶如這個家庭的曙光,幫助團隊能更穩健的朝處遇計畫前進。
隨著阿麗阿姨的病況變化,治療計畫、出院時間也一直做調整,因此也在等到小姑出現幫忙下,順利先安排到機構喘息,後續將銜接長照、居護所、縣府社工、民間基金會等資源,在網絡單位共同努力下,團隊有信心讓阿麗阿姨在機構喘息後能順利暫返社區。
門諾社工的努力促成善的循環
這位小姑的出現令我又驚又喜,不禁好奇是什麼樣的原因或動力,讓她願意加入這個辛苦的過程?她說道:「三年前我的哥哥病逝,最後一段時光也是你們門諾的社工幫忙的,還幫他找到安置機構,也幫忙申請到機構補助費用,真的幫助了很多;現在,我只是盡我所能,做我能做的。」這個答覆,我始料未及。
在服務的當下,我們憑藉社工專業,完成該有的評估及處遇,希望個案家庭能逐漸穩定,不曾、也不會去想,要從個案或案家得到什麼回報,但在阿麗阿姨的服務過程中,因有之前門諾社服同仁及團隊的努力,我意外享受這份甘甜。這是善的循環,是受助者也有能力成為幫助者,也繼續支持我要用心為了眼前有需要的個案服務。
立即支持:社會服務暨貧病照護基金
門諾各基金會以最妥善的方式,讓您的愛心善款成為涓涓細流、成為弱勢的幫助。
探索更多來自 門諾公益捐款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