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林敏惠 安寧居家護理師

這對老夫妻,攜手走過大半輩子的歲月風霜, 曾在歲月的流轉中共築一個簡樸卻溫暖的家。他們 來自純樸的務農人家,住在一棟已有半甲子歷史的 老宅中,屋後是一片綿延的農地,那是他們一生辛勤耕耘、用雙手打拼出來的天地。這棟老宅不只是 遮風避雨的地方,更是他們生命軌跡的見證,每一 塊斑駁的磚瓦、每一道老木窗框,都藏著無數記憶 的片段與生活的溫度。   

老宅深情:愛與尊嚴的最終歸所

然而,歲月不饒人。隨著年紀漸長,兩人的身體機能日漸衰退,最終相繼被確診罹患癌症。他們 被醫院轉介至安寧療護,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程。儘管如此,阿公依舊堅持不願離開那片熟悉的土地——那是他一輩子的牽掛與依戀。即便身體日漸 虛弱,他仍努力支撐著僅剩的體力,只為能待在這 塊承載一生記憶的家園。尤其是後院那間簡陋的小 工寮,是他年輕時勞作後歇息的所在,曾無數次在 裡頭擦汗喘息,也曾獨自凝望夕陽餘暉,那裡彷彿濃縮了他一生的時光與情感。   

我們與家屬密切溝通後,努力改善居家環境, 調整動線、增設安全設施,確保阿公在熟悉的空間裡,也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與 尊嚴。我們曾一度以為,長年受慢性病所苦的阿婆,可能會比阿公先行離世,沒想到,命運卻悄然 轉了方向。病情惡化的,是那位一直默默堅強支撐家的阿公。於是,我們在照顧阿公之餘,也開始為樂觀開朗的阿婆預備心理建設,引導她面對即將到 來的生離死別。

生命最終章:在愛與堅持中圓滿

阿公的臨終階段持續了一個多月,這段日子, 他神智時而清醒、時而昏沉,但他始終堅持:「我不喜歡去醫院。」這句簡單卻堅定的話語,是他對 生命最後一哩路的選擇與心願。於是,我們與家 屬攜手啟動了在宅善終的計畫,讓阿公能夠在最熟 悉的地方,平靜且有尊嚴地迎接生命的落幕。家屬 也做出溫柔的決定,將阿公與阿婆安置在同一個房間,讓兩人能夠彼此陪伴,不必在生命的盡頭分 離。阿婆靜靜坐在床邊,一次次握著阿公的手,時而呢喃、時而沈默,珍惜著那段只屬於他們的最後時光。   

終於,道別的時刻來臨了。阿公生命的最後兩 天,家屬鼓起勇氣,帶領阿婆向阿公說出心底最 深的告白與祝福。他們緊握的雙手,像是彼此的約定,也像是對過往歲月的最後擁抱。這對攜手走過半世紀的夫妻,就這樣,在靜默與深情中,走到了生命故事的句點。   

阿公離世後,家中彷彿瞬間失去了一部分靈魂。阿婆的情緒幾近崩潰,她拒絕讓家屬收走阿公 的病床,每當夜深人靜,喃喃低語地期盼著阿公能 回來看她。她的眼神裡寫滿了不捨與孤寂,彷彿 時間停滯在那天的道別。我們與團隊展開哀傷輔導的工作,安排心靈團隊人員定期訪視,讓阿婆有一個能傾訴、能流淚、能被理解的出口。日復一日,在愛與陪伴的守候下,大約三個月後,阿婆才慢慢地走出哀傷的幽谷,開始回歸日常生活。   

不滅的溫柔:居家安寧的深情故事

在她的同意下,家屬終於整理了阿公的遺物與病房。他們一邊收拾,一邊流淚,也一邊微笑回憶那些屬於阿公的點點滴滴。這樣的釋然,不是遺忘,而是學會在失去中繼續愛著,讓愛成為生活中永恆的光亮。  

這一年多來,我陪伴這個家庭走過許多高低起伏——從新舊看護的交接、家屬在醫療抉擇中的猶 豫與掙扎,到面對病情急轉直下的調適與告別。但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共同完成了阿公的心願——那份關於「在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平靜與尊嚴。   

在這段旅程中,我不僅見證了一位長者安然辭 世的歷程,也深刻體會到:愛,從不止於陪伴那一刻的存在;它是一種不會消逝的力量,是我們在道 別之後,依然能感受到的溫柔。而最動人的告別, 從來不在言語之中,而是在彼此深情相望的眼神裡,在那一雙始終沒有放開的手中,在那片熟悉土地上靜靜綻放著的,生命最後的光輝。

認識在宅善終

意外的旅程,深刻的相遇—與安寧緩和醫療的連結

愛與祝福中善終:門諾安寧療護見證母女信仰與圓滿

偏鄉醫療捐款——您的每一筆捐助,都是生命的希望

半甲子的情深:安寧的生命篇章

一碗暖心的魚湯:門諾安寧好食光為生命注入暖意

門諾癌友走進太魯閣為大地療傷 撒下種子象徵重生

天空就是媽媽看我的地方

病房裡的溫馨母親節:門諾醫護人員傳遞愛與祝福

門諾醫院療癒系住宿 助偏鄉癌友安心抗癌!

聽嗅覺的滿足:門諾安寧「好食光」為病患帶來食慾與慰藉

預立醫療決定 門諾暖心專案成全更多人

愛妳就是讓你自由

癌症個管師:是病人抗癌旅程的導航者與守護者

即將榮退!門諾感謝治療犬「歐巴」多年陪伴—開啟門諾安寧舒適照護的新嘗試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 歡迎追蹤門諾公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