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長,都是孩子最堅實的堡壘

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從臨床工作中可以觀察到,許多家長可能因為衛生所的篩檢、保母或學校老師的建議,或是自行發現孩子的發展似乎落後同齡孩子,而帶著孩子來到醫院進行兒童發 展評估,接受進一步診斷並展開治療。但也有些家 長認為:「他/她只是年紀還小,等上學後自然會跟上。」因而對早期療育服務有所猶豫。但是,孩子的發展真的是單純的年齡問題嗎?
家庭動能與早期療育的關鍵連結
從社會工作的角度來看,「家庭,是建構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單位,也是社會生活最堅實的堡壘。」孩子要能適應社會,家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境。特別是家庭發展中兩個重要元素──「家庭背景」與「家庭資本」──它們形塑著孩子未來的可能性。
什麼是家庭背景呢?家庭背景是指家庭的結構與社經地位,包含家庭的類型、成員、族群、宗教信仰、居住地等,以及家長的教育程度及職業,或是家庭的收入情形。
什麼是家庭資本?家庭資本是指家庭所擁有資源,家庭的資本越豐富,孩子能夠接受到的機會就越多;反之,孩子則處於弱勢的處境。但我們發現許多偏鄉家庭不是不願努力累積資本,而是很難在 社會環境及時代變遷下逆轉人生。
當行動早療團隊走進偏鄉家庭時,我們也發現 孩子的成長環境當中,其家庭所存在的背景因素, 都會深刻影響的家庭資本擁有的程度。

行動早療在地開展:改變偏鄉孩子的一道光
「樂樂」是我們服務的孩子。由年邁的祖父母撫養,父親離家,母親離婚後已不聞不問。阿公、阿嬤教育程度不高,身體也不好,但對樂樂的愛與 關懷卻是無微不至。阿嬤說:「我沒有樂樂,會很難過。」因此,無論就學、就養還是就醫,阿嬤都 主動積極陪伴樂樂接受復健治療。阿嬤的動力帶來的資源機會,為樂樂創造了重要的影響力。
因此,家長的動力是逆轉孩子成長的機會,家庭所存在的力量是推進孩子成長的重要關鍵。透過 行動早療團隊的到宅服務,與家長和孩子接觸後發現:「對於接受早療的孩子,服務要有成效與家長 的高動機、高參與力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的動機 所帶動的行動力,會創造更多孩子學習的機會並且 得到更多資源的累積及支持。
Q1:行動早療和醫院早療有什麼不同?
✅行動早療是把療育服務「送到家庭」,適合資源不易取得的偏鄉地區,並強調照顧者參與與環境適應。
Q2:家長不識字、交通不便,也能參與嗎?
✅行動早療會評估家庭狀況,安排最適切的介入方式,並透過社工協助,提升參與率。
♥️♥️如果你也是偏鄉家長,或身邊有需要協助的孩子,請聯絡在地衛生所或早療單位,一通電話就可能翻轉一個孩子的未來!

立即支持:山地暨社區醫療照護基金/居家早療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