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王文傑

「這是鰹魚,不是土魠魚啦!」「花蓮7、8月鰹魚大出,能分辨4款在地鰹魚才是專業喔!」門諾醫院吉安園區充滿笑聲、魚香和一陣陣「嚕串聲」。院方與《洄遊吧FISH BAR》合作推廣「吃魚‧識魚‧愛台灣海洋」食育活動,邀請仁安村20位長者及失智家屋的新住民朋友一同參與,讓海洋教育不只是課堂講座,而是一場五感並用、笑聲滿點「魚樂無窮」的共學時光。

吃魚識魚愛海洋:從保育到健康的永續食魚教育實踐

《洄遊吧FISH BAR》長年深耕花蓮在地食魚教育,創辦人黃紋綺投入海洋永續推廣,最愛用淺白、接地氣的語言,讓不論幾歲的「學生」都能聽懂「怎麼吃魚才永續、怎麼買魚才安心」。

「來喔~這條長得像秋刀魚的,是鬼頭刀!不是妖怪啦,是很好吃的深海魚!」黃紋綺一開場就用花蓮人熟悉的語調介紹起近海魚種,並將不同種類的魚類貼紙貼上適當欄位。一位長輩笑著說:「這比我在菜市場看得還清楚耶!」另一名阿嬤則分享:「過去海邊鰹魚很好抓,也比較大隻、肉比較甜,現在漁獲越來越少,要多珍惜海洋資源啦。」

長輩們五感並用的「煎回憶」共學時光

不只是看、聽,活動還讓大家動手「嚕魚串」是將事先烘烤過的鰹魚用竹籤穿好,佐以番茄、鳳梨等水果搭配,大快朵頤過程中魚香撲鼻,長輩們一邊嚕一邊笑:「這也太香了吧,根本是在煎回憶!」不少長者童年在海邊長大,鰹魚對他們來說,不只是食物,更是一種記憶的味道。

活動進行時,還設有搶答小單元:「鯖魚和鰹魚哪個體型比較大?」「鬼頭刀是不是台灣特有魚?」大家紛紛舉手搶答,氣氛歡樂得就像是社區辦桌一樣。黃紋綺強調:「食魚教育不是要大家吃得少,而是吃得剛剛好、吃得有智慧。認識海洋,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刺激感官記憶:失智長者與社區長輩的「魚樂無窮」生命課

門諾醫院吉安園區督導曾淑琪表示,透過結合食育與互動學習的活動,希望長者們不只學會健康飲食,更從中建立對土地、對海洋的情感連結。近期失智團體家屋已有住民入住,這場活動也讓家屋的住民和社區的長輩有機會互相認識,並透過有趣又富教育意義的課程,刺激失智長者的感官記憶,帶來情緒與認知上的正向回饋。曾淑琪說,「我們希望,這座長照園區對失智長者來說,不只是提供醫療照護的場所,而是與在地生活密切互動的鄰居、朋友。」

這場別開生面的「海味課堂」不只讓社區長輩與新住民吃得開心、學得開心,也讓人看見門諾醫院吉安園區持續實踐「敦親睦鄰」的用心。從七星潭到餐桌,從海洋保育到社區健康,一場嚕魚串的趣味旅程,也是一堂珍惜資源、認識在地的深刻生命課。

照顧不該是孩子的責任—長照2.0如何成為年幼照顧者的依靠?

醫師號召公益演出  為門諾長照唱出溫暖樂章

許瑞春女士愛心捐贈 為壽豐分院添加長照巴士生力軍

爆米香記憶甜:益智學堂帶你重溫純真味道

門諾「家托助攻隊」教長輩動得安全不閃腰

陪伴不遠,在家守護—花蓮家托的在地實踐

日間照護中心:從住院到生活以購物體驗促進社會連結

門諾精神職能工作隊,助學員開拓生活職能,從鍛鍊與學習中找到歸屬與價值

截肢阿北再住院胞弟抱來3公斤鴕鳥蛋謝社工:妳一直都在!

開拓護理新「視」界:走入居家看見需要

載著長輩快樂奔向學堂:我的社區接送日記

失智母親重拾口食尊嚴:移除鼻胃管的愛與挑戰

門諾醫院吉安園區攜手《洄遊吧》:「嚕串嗑鰹魚」海洋食育課

耐心陪伴失智長輩,迸發信心的火花

被遺忘的角落中,有我陪你一起

門諾守護失智症及家屬全方位:從失智照顧到麥得飲食,財產規劃到防範詐騙

立蛋、拔河、包粽趣:門諾壽豐護理之家端午活動豐富長輩生活

阿公與阿嬤的約定:我要牽著你的手一路到老

最後一哩路的陪伴

門諾壽豐護理之家讓媽媽New一下!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 歡迎追蹤門諾公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