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壽豐分院男性慢性精神科病房護理師,已在單位服務四年。平時除了病人疾病症狀照護外,單位護理同仁也會依據各年度節慶設計病房活動,如端午節、中秋節、聖誕節等。這些活動為病人增加生活的變化,也讓病人在病房內的生活多些期待與陪伴。

病房主要為照護慢性精神病患,特別是急性精神症狀逐漸緩和,僅殘餘精神症狀或疾病慢性化但功能減退卻仍有復健潛能的病人。

病人間功能與狀況差異大,年齡從青壯年至高齡,自我照顧能力亦因病情不同而異。加上長期住院與社會脫節,使得走出病房、前往超市這類看似簡單的事,實則需細緻準備與考量。

走出病房,重建社會連結:慢性精神病患的一場意義非凡購物之旅

今年三月,我們久違多年再度舉辦戶外活動,將場域從病房延伸至社區,進行住院病人最期待、也極具挑戰的「全聯購物體驗」。

舉辦此類活動須考量多項細節,規劃重點包括安全與人力配置。約20 位病人參與,需評估陪同人數、分組方式、場地安全與動線順暢等。活動設計則須兼具學習與趣味,提升病人參與與探索意願。此外,活動也帶來與現實接軌的心理衝擊。例如,有病人驚訝地說:「怎麼可能一個便當超過100 元?你們一定是在騙人!」此反應雖令人莞爾,卻反映他們與社會現實的落差。

活動前我們進行風險評估與沙盤推演,設想如現場無廁所、病人未結帳即開封商品、脫隊或其他突發狀況的應變對策。

護理師眼中慢性精神病患的購物復健與自主展現

活動當天,我的心情既緊張又期待。出乎意料地,整體流程比預期順利。事前規劃的動線、規則宣導與時間控制發揮良好效果,病人在小組陪伴下專注完成

購物任務。雖然多數病人表情平淡,未必稱得上「開心」,但他們專注於商品、以自己的節奏做選擇的模樣,讓我相信他們內心有所觸動。他們正用自己的方式體驗病房之外的世界,感受久違的自主與自由。

回到病房後,我們彼此分享觀察與心得,發現病人表現超乎預期,更具自律與配合。這次經驗讓我反思,我們對病人的擔憂與預設,有時可能成為限制他們

的「假設性圍牆」。未來,我們將更有勇氣,設計更多貼近生活、連結社區的活動,讓病人即使身處慢性病房,也能一步步重建與社會的連結。

照顧不該是孩子的責任—長照2.0如何成為年幼照顧者的依靠?

醫師號召公益演出  為門諾長照唱出溫暖樂章

門諾創新服務:3D列印鞋墊與3分鐘足部快篩,守護足部健康

不放棄的護理夢:52歲羅文伶與新手媽媽陳靜的護理圓夢路

許瑞春女士愛心捐贈 為壽豐分院添加長照巴士生力軍

意外的旅程,深刻的相遇—與安寧緩和醫療的連結

星誠細胞生醫攜手門諾:助三民棒球隊前進大巨蛋圓夢

門諾醫院攜手酷柏光學 助體育班學生射出希望之箭

爆米香記憶甜:益智學堂帶你重溫純真味道

門諾「家托助攻隊」教長輩動得安全不閃腰

門諾七七週年《一世人你佇我心內》線上首映版,再現薄柔纜醫師傳奇故事

那道光,托住我:小琴感謝門諾醫院震後的身心靈支持

兩年的醞釀,他們用歌仔戲唱出醫治的溫柔  

歌仔戲說「阿兜仔」醫生的故事 –七七歌仔戲團感動演繹門諾創院歷程

陪伴不遠,在家守護—花蓮家托的在地實踐

復健,是一場雙向的療癒

從急性醫療到社區照護:一位護理師的溫柔轉身

癌症個管師:是病人抗癌旅程的導航者與守護者

從山地巡迴到綠色醫療:門諾醫院的ESG永續發展里程碑

日間照護中心:從住院到生活以購物體驗促進社會連結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 歡迎追蹤門諾公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