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歌仔戲團6 月21-22 日在花蓮的演出,對受訪的李怡茹牧師而言意義非凡,因為她從2018 年開始擔任門諾的院牧,加入這個由薄柔纜醫師創院並曾服事四十年之久的門諾醫院,對早期宣教士的佳美腳蹤的故事如數家珍,2019 年薄醫師安息,正好擔任創院院長追思禮拜的司禮。今年門諾醫院77 週年院慶系列,就在門諾醫院旁的花蓮文化局演藝廳演出《一世人你佇我心內》歌仔戲,讓人彷彿回到最初的故事起點。

曾參與劇本前期蒐集討論的李牧師,深感這份心情就像迎接「新生兒」到來一般,她強調:劇中薄醫師「溫文儒雅、不疾不徐」的特質深植人心,並認為這場演出是推動「職場教會」與「醫療傳道」理念的重要實踐。

李牧師表示,這齣以薄醫師為主題的歌仔戲,其實從2022 年便開始籌備。最初的構想,是希望呈現薄醫師的高貴品格,除了參考薄醫師的回憶錄《醫治的雙手》、《門諾醫院六十週年紀念特刊》中的豐富史料,並藉由深度訪談資深門諾人,讓劇本融入更多真實感人的故事,「我們看見薄醫師如何重視人才培育,也得知他推動『自體輸血』這樣先進的醫療理念。」

劇本幾經修改,因編劇曾一心老師不願將薄醫師神格化,希望真誠描繪薄醫師生平所承載的信念與溫度。

「然而,演出籌備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原預計受邀於門諾75 週年院慶演出,但評估籌備程度尚有不足而暫停。但劇團仍持續練習、調整,先於2023 年9 月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首演,之後陸續改以清唱劇方式於教會及各地演出多場次,傳唱薄柔纜醫師與門諾宣教士的故事,最終在兩年後於門諾77週年站上花蓮舞台。

此次演出細節相當用心,融合中西音樂元素,更巧妙融入本土語言,展現多元文化共融;舞台設計亦充滿巧思,運用投影與實體鐵架轉換場景,令人耳目一新。 劇情以一位「七號床」傷者的視角貫串全場,串聯起薄醫師的醫治、信仰與人生回顧。同時,加入了醫治月香(九個月大從火堆被救出的女嬰)、為乳癌婦人開刀的故事,甚至為紀念已故的馬素珊校長,安排在劇中騎腳踏車出場,處處流露對歷史人物的敬意。李牧師感性地說,「花蓮的演出相較臺北,更具體且貼近薄醫師當年的真實服務。

許多老門諾人在觀看當下,心中滿是懷念,現在的門諾人,也能從戲劇中受到感動,願意接棒!」

這次前來觀劇的民眾,亦有在地的劇團成員,三分生劇團團員鍾宏斌先生說,劇末以「倒帶」呈現薄醫師回憶門諾點滴令他動容,象徵薄醫師退休後為不造成臺灣社會的負擔,而悄然返美,這樣的退場,是另一種形式的大愛,讓本地人接棒,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一雙醫治的雙手,曾在花蓮撫慰無數病痛的靈魂;多年後,薄柔纜醫師的故事,化為舞台上的詩歌,重新走進人們的心裡。醫療從不只是知識技術,更是信仰的具體實踐,就如同那封來自薄醫師寫給門諾的信箋,「一世人你佇我心內」,傾盡了他對臺灣無私的愛。

照顧不該是孩子的責任—長照2.0如何成為年幼照顧者的依靠?

醫師號召公益演出  為門諾長照唱出溫暖樂章

門諾創新服務:3D列印鞋墊與3分鐘足部快篩,守護足部健康

不放棄的護理夢:52歲羅文伶與新手媽媽陳靜的護理圓夢路

許瑞春女士愛心捐贈 為壽豐分院添加長照巴士生力軍

意外的旅程,深刻的相遇—與安寧緩和醫療的連結

星誠細胞生醫攜手門諾:助三民棒球隊前進大巨蛋圓夢

門諾醫院攜手酷柏光學 助體育班學生射出希望之箭

爆米香記憶甜:益智學堂帶你重溫純真味道

門諾「家托助攻隊」教長輩動得安全不閃腰

門諾七七週年《一世人你佇我心內》線上首映版,再現薄柔纜醫師傳奇故事

那道光,托住我:小琴感謝門諾醫院震後的身心靈支持

兩年的醞釀,他們用歌仔戲唱出醫治的溫柔  

歌仔戲說「阿兜仔」醫生的故事 –七七歌仔戲團感動演繹門諾創院歷程

陪伴不遠,在家守護—花蓮家托的在地實踐

復健,是一場雙向的療癒

從急性醫療到社區照護:一位護理師的溫柔轉身

癌症個管師:是病人抗癌旅程的導航者與守護者

從山地巡迴到綠色醫療:門諾醫院的ESG永續發展里程碑

日間照護中心:從住院到生活以購物體驗促進社會連結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 歡迎追蹤門諾公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