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腦神經外科醫師,同時擁有急重症專科的訓練與經歷。行醫以來,幾乎都是在與死神拔河,竭盡所能從疾病與創傷中搶救病人的生命。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走進病人最終旅程的陪伴。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在安寧中尋求自我療癒

2023年母親節前夕,我失去了我摯愛的長女——陳林(Catherine,1996~2023)。這場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讓我與「安寧緩和醫療」產生了連結。出於尋求撫慰哀傷的渴望,我於同年下半年接受了安寧緩和醫療甲類醫師的訓練。在完成60小時課程和40小時安寧病房(臺大醫院)的實習後,2024年7月,我從神經外科轉到緩和醫療科,開啟了一段「安寧緩和醫療」和「自我療癒」的意外之旅。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是強調生命末期病患與其家屬身體、心理、社會和靈性的「全人照護」。身體、心理、社會和靈性的受苦環環相扣,互相影響;其中靈性的議題,我認為值得更多關注和投入。如果靈性的受苦,能接受到正確良好的處理及療癒,如此身體、心理、社會的受苦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我覺得靈性的受苦,往往是很獨特,很個人的。同樣面對至親的失落,每個人的哀傷都不同,不能比較,更不一定會全部表現出來。因而,撫慰哀傷的方式不同,療癒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哀傷無法完全消失,它只是隨著時間,慢慢在你心中重新找到一個安置的地方。那是心中一塊最深最深的地方,一塊只有自己能抵達的地方。每次造訪,心碎的感覺依舊……

神的刻意安排:在安寧路上重審信仰

雖說這是一段「意外之旅」,但現在回想起來,我明白其實是 神的刻意安排,讓我重新審思信仰,以及我與 神的關係。曾經我像個負氣的孩子,遠遠地望著父親,心中埋怨父親為什麼讓這事發生。上帝以〈傳道書三:11〉回應我:「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的確,我們在世的年日,是無法與 神所應許的永生相比。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雖然,我還在信心熬煉的路上,感謝主,我沒有離開神。

安寧精神的延伸:溫暖生命最終旅程

我稱之為「意外之旅」,因為它即將要畫下句點,雖然,我即將要離開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但它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安寧團隊照護精神向外延伸與擴展的開始。每個人都會走向這人生最後的一段旅程,沒有人能夠例外,我會用團隊給我的養分,轉化為陪伴與療癒, 溫暖病人的終途,就像當初團隊陪伴我一樣。

謝謝你們,門諾醫院安寧緩和醫療團隊。有你們,真好!

照顧不該是孩子的責任—長照2.0如何成為年幼照顧者的依靠?

醫師號召公益演出  為門諾長照唱出溫暖樂章

門諾創新服務:3D列印鞋墊與3分鐘足部快篩,守護足部健康

不放棄的護理夢:52歲羅文伶與新手媽媽陳靜的護理圓夢路

許瑞春女士愛心捐贈 為壽豐分院添加長照巴士生力軍

意外的旅程,深刻的相遇—與安寧緩和醫療的連結

星誠細胞生醫攜手門諾:助三民棒球隊前進大巨蛋圓夢

門諾醫院攜手酷柏光學 助體育班學生射出希望之箭

爆米香記憶甜:益智學堂帶你重溫純真味道

門諾「家托助攻隊」教長輩動得安全不閃腰

門諾七七週年《一世人你佇我心內》線上首映版,再現薄柔纜醫師傳奇故事

那道光,托住我:小琴感謝門諾醫院震後的身心靈支持

兩年的醞釀,他們用歌仔戲唱出醫治的溫柔  

歌仔戲說「阿兜仔」醫生的故事 –七七歌仔戲團感動演繹門諾創院歷程

陪伴不遠,在家守護—花蓮家托的在地實踐

復健,是一場雙向的療癒

從急性醫療到社區照護:一位護理師的溫柔轉身

癌症個管師:是病人抗癌旅程的導航者與守護者

從山地巡迴到綠色醫療:門諾醫院的ESG永續發展里程碑

日間照護中心:從住院到生活以購物體驗促進社會連結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 歡迎追蹤門諾公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