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斷路、泥濘與大雨:不放棄的門諾醫療團隊繞道三小時,堅持深入光復

光復鄉受災戶青年小洋回憶說,水災當晚隔壁的獨居阿嬤來敲門求助,他打開門時,沒料到街上已經是洪水氾濫,於是連忙將阿嬤拉進來,接著不到2分鐘,水就已經從路面直接淹進來了,他更慶幸的是,在這千鈞一髮之間還能拯救一條生命。然而,他難過也提到,朋友的家人仍然失聯。

這是風災當晚發生的情景,雖然目前雨水已經停歇,但事發當時的創痛,將深烙在光復人的心頭。
當晚,門諾巡迴醫療團隊立即與馬太鞍教會的宋牧師取得聯繫,得知有許多居民已在教會中避難,除了清點第二天要輸送的醫療資源,也了解幾位個案的需求,準備的常備藥品包括慢性病患用藥、眼科藥水、外科以及皮膚科用藥。另外,包括慢性病用藥、眼科藥水、外科及皮膚科藥物。同時,輔具中心也提供輪椅與輔具,讓行動不便的長者能獲得必要支援。門諾同仁也自行前往,滿載著麵包、食品、飲用水及拖鞋等生活物資的四輪驅動車輛,一路跟著醫療團隊深入災區。

由於花蓮天候不佳以及好幾個波次的堰塞湖溢流警告,原定從193縣道轉進光復的計劃受阻,不得不折返海線,轉接光豐公路。原本一小時的路程卻花了三小時,但醫療團隊不放棄,決定了B計畫,若光豐公路不通,則計劃往南穿越更遠的玉長公路,再北上前進光復。
不只醫病也醫心:門諾團隊關懷災民身心,提供藥物與心理支持
所幸光豐公路仍未受阻,巡迴醫療車路經滿地泥漿,以及如積木般堆疊的汽機車,醫療車的輪胎也差一點深陷半人高的泥濘而無法通行,順利抵達馬太鞍教會時,空地滿滿的避難車輛將動線擠的水洩不通,醫療團隊在車陣裡另覓下貨地點。

教會裡滿滿避難人潮,經歷一晚的驚恐,「除了身體不舒服,也可以來找醫生談談心裡的害怕。」宋牧師在教會中安慰居民。
隨行支援的林雅蘋副院長說,這次行動整合了分院、長照與社區醫護人員,並攜帶藥品與輔具進入災區,協助居民度過難關。她坦言,這場災情需要長期投入,未來醫療團隊將持續回到光復,守護居民的健康與心理需求。
長期挑戰與社區力量
談到未來需要的協助,馬太鞍教會宋牧師認為藥物是很重要的需求,因為很多老人家的藥物都來不及拿就被淹沒在洪水之中,加上現在道路不通,想回診也沒有辦法,醫療服務需求只會愈來愈多,還好有門諾山地巡迴醫療團隊,雖能暫時緩解燃眉之急,但仍需地方團體持續合作,才能真正幫助光復恢復正常生活。
門諾醫院山地巡迴醫療團隊也會努力維持服務能量,提供必要的醫療資源協助,但還是有賴於地方團體的共同支援,衷心希望光復能儘速恢復日常,門諾醫院也會一起努力。
相關報導
《圖輯》千折百轉,樺加沙風災,門諾山巡醫療車挺進光復馬太鞍,為受災民眾提供緊急醫療支援。



立即支持:山地暨社區醫療照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