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近年來全世界推動永續工作最重要的指標,其中SDGs3良好健康與福祉這個指標,重點在減少健康不平等,確保所有人都獲得所需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和藥品。實踐措施包括加強預防性照護、運用智慧醫療技術提升偏遠地區的可及性、改善醫療資源分配、提升醫療人力素質及數量,並強化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以確保不同社經地位與地理位置的個人都能享有公平健康的權利。

這些措施與指標在健保制度執行20年的台灣,看似都發展得非常完善,然而台灣不同區域在醫療的可近性上差異依然非常懸殊,77年前門諾醫院就是以一台巡迴醫療車開始,成為台灣第一支社區巡迴醫療隊,宣教士將醫療帶到當時最匱乏的花東山區與偏鄉部落,而當健保希望改善偏鄉醫療不足區域的困境時,門諾也首先承接秀林鄉的IDS計畫,成為台灣偏鄉醫療服務的先驅,台灣社區中醫療的需求,隨著公共衛生的進步,也從傳染病變成慢性病,同時隨著醫事專業持續提升,也有更多全人醫療的多元照護需求在社區中被發現,門諾醫院在減少健康不平等這個重要的議題上,一直是走在台灣的最前端。

從不放棄的醫願到不放棄的診間

2023年門諾醫療法人提出了不放棄的醫願勸募計畫,這個計畫的啟動,主要是因為門諾卓越且有特色,同時服務非常多病人的復健醫療,必須在老舊且分散的空間中提供服務,且因空間不足許多病人也必須等候許久,無法及時被協助,所以我們亟需有一個新的醫療基地,為早療.吞嚥與矯具義肢服務的病人,打造一個專屬且符合需求的空間。感謝許多長期支持門諾醫院的捐款人,看到門諾的需要紛紛響應,雖然經歷0403大地震及颱風等災害的考驗,但這個新的基地在眾人的幫助與期盼中,即將在2025年的年底完工,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就將開始啟動服務。

不放棄的醫願只是一個起點而已,這個基地不僅是許多病人能得到更好醫療照護與復健服務的場域,也是門諾為社區醫療團隊,提供訓練及裝備與補給的中心,門諾始終堅持77年來為偏鄉與弱勢者服務的初衷,所以早療、吞嚥與矯具義肢服務,除了在這個基地持續往卓越的醫療發展,令一方面也透過專業團隊的努力,將這些醫療服務送達就醫不易孩子.長輩與身障者家中,這是門諾這十幾年來持續在做,且希望能做的更多的巡迴醫療服務,這也是為何我們要推出東台灣偏鄉醫療不遙遠-不放棄的診間勸募計畫,因為我們知道在地幅狹長的花蓮,還有更多人是需要門諾以社區巡迴服務的方式,才有機會被幫助到的。

不放棄的診間

不放棄的診間專案,目的就是要彌平一切距離與經濟因素造成的健康不平等,因此門諾將透過以下幾個醫療團隊與服務,從醫院診間帶到每一個需要的社區.部落.學校.機構與家庭中,而您的捐款,是讓門諾這些充滿熱情與醫療專業的團隊,投入偏鄉與弱勢醫療的重要支持,也是不放棄的診間能持續運作的關鍵。

1.居家早療團隊-7位醫療專業人員與管理師

2.遠距醫療團隊-2位遠距醫療護理師

3.偏鄉運動防護團隊-2位運動防護員

4.社區吞嚥照護團隊-4位醫療專業人員

5.矯具義肢團隊-1位專案管理師

走進弱勢家庭的居家早療   幫助遲緩兒發展不間斷

門諾醫院在2009年開始,提供早療聯合評估服務,並提供需要早療的孩子整的早療服務,在服務過程發現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的經濟或距離因素,無法接受定期早療的服務,因此門諾在2014年推動行動早療計畫,聘任專業的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個管師及社工共同組成專業團隊,提供花蓮市區以外早療家庭的各項直接服務。更重要的是走入遲緩兒家庭,期望不僅為遲緩兒帶來治療,更透過健全家庭功能,讓無法到院區接受治療的孩子,在家庭裡就可持續練習,強化治療的效能。

這十年來門諾居家早療團隊,提供了超過六千人次的居家早療服務,服務里程數更是超過了20萬公里,幫助許多弱勢家庭發展遲緩的孩子,甚至也透過早療社工幫助家庭連結各項社福資源,讓家庭狀況改善的同時也給予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這些服務也都是以義診的方式在進行。目前居家早療團隊編制有七名專業人員,包括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及個管師,雖然健保署進年看到門諾的努力有給予專案經費的支持,但仍不足以支應這些專業人力的投入,您的捐款將能協助居家早療的服務更及時在早療的黃金治療期,也就是孩童0-3歲的階段,就能得到最專業的早療服務。

巡迴醫療與遠距醫療的結合 成為偏鄉最即時的幫助

門諾醫院77年來,對於偏鄉社區部落的巡迴醫療服務從未停止,目前門諾醫院依然持續在花蓮最偏遠的,萬榮與卓溪鄉及玉里鎮河東地區,提供巡迴醫療服務,2025年底預計還要增加吉安醫缺地區的巡迴醫療據點,每天都能在花蓮各社區部落中,看到門諾的巡迴醫療車奔馳,車程往往也動輒1~2小時,但不管距離再遠,門諾都依然持續守護偏鄉醫療的需要。隨著花蓮高齡人口超過20%,許多偏鄉部落年邁居民的醫療需求,也需要更多不同的專科來協助,因此門諾特別規劃了遠距醫療的服務模式,讓巡迴醫療團隊能與門諾醫院各專科醫師合作,為每一位偏鄉的患者提供最完整的醫療照護,不管是眼科或心臟內科等專科,都能透過遠距醫療,搭配偏鄉巡迴醫療現場設備檢查,讓這些專科醫療服務不被距離所侷限,透過捐款讓遠距醫療服務能有兩位專責的護理師,協助遠距醫療與個案管理的工作,成為偏鄉病人最大的福祉與幫助。

偏鄉運動防護 守護花蓮孩子的夢想

花蓮歷年來培育出許多非常優秀的體育選手,當中甚至很多人成為代表台灣至國際爭取榮譽的國手。然而在運動過程中難免會有運動傷害,運動傷害可能導致選手在比賽時無法正常發揮,或者比賽後的肌肉韌帶損傷,需長時間休養,運動傷害不僅耗費許多等待康復的時間,甚至可能讓選手們一生的夢想因傷被迫停止,然而花蓮許多小選手因為距離與經濟等因素,很難獲得運動防護的專業協助,也導致在面對運動傷害後影響其運動生涯的發展,也讓這些孩子們失去了人生重要的夢想與機會。

門諾醫院復健科,看見選手們的需要,自2018年度開始投入花蓮國中小運動防護治療專案,由專業物理治療師以義診不收費方式到校或隨隊出賽,提供防護諮詢與第一時間的傷害緩解。讓偏鄉小選手們萌芽的體育夢想不中斷!目前編制有兩位運動防護專業人員,陸續協助超過八所國高中及棒球.籃球.跆拳道.射箭.田徑等項目,守護每一位花蓮小運動員的夢想。

花東最重要的矯具義肢中心 服務每一位身障者

臺灣肢體障礙的人數近40萬人,但臺灣沒有矯具義肢專業人才的培養系所,缺乏專業養成與證照制度,也讓矯具義肢的品質無法提升,這對身障人口比例為台灣最高的花東來說,更是一個考驗。看到花東許多身障朋友的需要與困境,門諾醫院復健科從2004年1月接受前台大身心障礙者輔具研究發展中心輔導,成立矯具義肢部門,成為台灣東部第一個成立義肢矯具中心的醫療院所。聘請美籍與留美之專業義肢師到院服務,引進歐美普遍使用的全貼合矽膠義肢技術取代傳統義肢,近兩年更導入數位列印減少石膏的使用,不僅符合永續的目標也能製作出更符合身障者需要的矯具義肢,並突破過去無法製作的類型;同時考量到許多身障者行動不便,門諾矯具義肢中心也編制一位管理師,透過其聯繫安排,提供花東地區矯具義肢巡迴服務,讓矯具義肢團隊帶著設備,直接到行動不便的身障者家中提供服務,也同步到花東身障機構協助學童與住民,免除其奔波困難。

行動吞嚥服務 讓每位長輩能平安呷百二

許多高齡者以及臥床病患,因為咀嚼功能退化,加上吞嚥肌肉老化,常發生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而致死的遺憾。門諾醫院吞嚥團隊,透過儀器的檢查與後續復健計畫的執行,推動完整的吞嚥照護服務,大幅提升吞嚥照護的品質,讓許多有吞嚥障礙甚至是插管的病人,都能透過吞嚥團隊的協助下重拾自行用餐的樂趣。近年門諾在臨床服務的觀察及社區衛教的經驗,發現民眾對吞嚥障礙的認知仍然匱乏,加上醫療資源不足,吞嚥障礙病友很難在花蓮市區以外獲得持續性的吞嚥照護服務,因次門諾在2024年推動行動吞嚥照護專案,聘任專業的語言治療師等與個管師並搭配各專科醫師,共同組成行動吞嚥照護團隊,將吞嚥檢查設備帶到許多臥床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家中或養護機構裡,提供花蓮偏遠社區與居家吞嚥照護。

不放棄的承諾 不讓距離成為限制

門諾期盼透過東台灣偏鄉醫療不遙遠-不放棄的診間勸募計畫,邀請您以定期定額捐款的方式,幫助門諾持續守護花東偏鄉醫療的需要,讓熱誠及專業兼具的門諾醫療團隊,將您的愛心帶到每一個弱勢的家戶中。

立即支持:東台灣偏鄉醫療不遙遠計畫

偏鄉醫療零距離,讓愛無限延伸
衛部救字第1141360814號

18天不放棄的守護:門諾醫院光復鄉駐診站完成任務,由衛生局接力統籌

世界心理健康日:災後心理急救:「安、靜、能、繫、望」五步驟

連聖經都看不清楚:老花眼鏡遭光復水災沖走,東區視保滿足災後迫切需求

期待把微笑再度收集回來的那一天:樺加沙風災後的中秋節,為光復鄉持續禱告,也感謝所有幕後工作者的持續守護。

門諾醫院深入光復災區,啟動全方位醫療重建服務

門諾醫院77年守護偏鄉,揭示三大醫療困境,以「不放棄精神」呼籲社會共同行動,讓關懷直達最需要的角落

從山地巡迴醫療為起點的門諾醫院-走在永續的前端

《圖輯》樺加沙風災,奔馳花蓮193縣道的輔具超人們

哪裡有需要,門諾就在那裡:災後第六天的救援與守護

風雨無阻,我們一直都在  門諾災後關懷不中斷

克服斷路、泥濘與大雨:不放棄的門諾醫療團隊繞道三小時,堅持深入光復

不放棄的醫院:颱風天的安寧療護為病患歡慶六十歲生日

《圖輯》千折百轉,樺加沙風災,門諾山巡醫療車挺進光復馬太鞍,為受災民眾提供緊急醫療支援。

告別值班泡麵:門諾壽豐分院夜間補給站,暖心滿足同仁的「願望菜單」

《圖輯》門諾行動吞嚥團隊為養護型機構開設可靠「外掛」,期待讓長者安心吞嚥,享受以口進食的幸福感

以吞嚥為名:為一口飯奔走—從門諾出發的行動照護團隊

照顧不該是孩子的責任—長照2.0如何成為年幼照顧者的依靠?

醫師號召公益演出  為門諾長照唱出溫暖樂章

門諾創新服務:3D列印鞋墊與3分鐘足部快篩,守護足部健康

不放棄的護理夢:52歲羅文伶與新手媽媽陳靜的護理圓夢路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