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顏莉霓 語言治療師

「如果我是她,我想要如何被對待,我就這樣子照顧她。」

每天下午,日落的餘暉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灑落在大廳,角落一個美麗溫馨的畫面讓人忍不住駐足 欣賞,每日的工作辛勞就此得到療癒。

失智奶奶的沉默與微笑:從鼻胃管到重新進食的可能性

睡美人奶奶已經嚴重失智,從初期的混亂、行為問題,漸漸地手腳無法動作、身體無法坐起,慢慢地不說話、沒有聲音、眼睛不再看人了,閉眼時間越來越長。四肢、身體總是僵硬,嘴巴緊閉,含著食物的次數增加,咳嗽的次數也在增加,最終裝上鼻胃管。

她心愛的兒子來到身邊,輕撫母親的臉頰,呼喚著她的名字。奶奶微微睜開眼睛,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兒子拿出各種工具,小心翼翼地為她清潔口腔。接著,他倒入精油和乳液細心地按摩她的皮膚,活動她的四肢。精油的香氣舒爽宜人,這對母子正在享受段珍貴的親子時光。

「媽媽曾經是美食愛好者,吃到好吃的東西時,總想辦法自己做出來,對她而言,品嚐佳肴是一大樂事。」雖然她現在沒有反應,但食物一旦拿到嘴邊,她還是會張開嘴巴咬一咬、吞下去。只是後來擔心她營養不夠、會嗆到,不得不插上鼻胃管。

吃得下,也吃得安心:改變的不只是一餐飯

「我還是希望她可以從嘴巴吃,這是她僅存自主的唯一享受。」

當語言治療師第一次進入壽豐護理之家時,護理師立刻轉告奶奶的狀況及家屬的期待,積極協助 她接受吞嚥評估和治療。評估發現,奶奶雖然沒有 明顯的口語反應、沒有聲音、無法理解、身體無法 動作,卻能夠吞口水,對水和食物有口腔處理及吞 嚥的反應。「奶奶想吃吧?她有機會吃吧!」這樣的希望讓大家的心中再次點燃了鬥志。

經常看到的老人樣態:靜默、靜止、臥床、空洞的眼神、閉眼……真的可以吃嗎?吃後會肺炎嗎?可以吃些什麼?怎麼餵?

「我覺得媽媽想吃。」「我希望她能從嘴巴進食。」那我們一起努力吧!於是,兒子、護理師、 照顧員和語言治療師共同擬定計畫,攜手努力。

隨著時間推進,經過訓練,醫師和語言治療師為奶奶進行了吞嚥內視鏡檢查,結果令大家欣喜不已——奶奶能夠順利吞食,氣管也保持乾淨。當她嗆到的時候會咳嗽,大家為她的反應忍不住讚嘆歡呼!

制定個人化進食照護計畫:吃,是一種陪伴

語言治療師開始設計進食及預防肺炎的計畫, 兒子則負責製定副食品菜單、用餐和陪伴安排,護理之家也同步設計護理照護計畫。

如今,將近兩年了,奶奶仍是那位美麗的睡美人,偶爾以淺淺的微笑回應兒子。隨著身體逐漸退化,她的進食的速度變慢,但兒子更加用心照顧,陪伴樂趣更是加倍。他一口一口餵食,細心清潔口腔,按摩媽媽身體,享受這段珍貴的日暮時光。

「爸爸臨終前交託我『好好照顧媽媽』,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是我想我做到了!」

當我們走向生命終點的路上,失去表達自能力是否就意味著應該被剝奪一切?觀察你所愛的人細微的反應,想想過去的她,想想「如果我是她,我希望……」。在所有的自主能力消失的時候,「吃、吞」的過程不一定如我們所見。給所愛的人一個機會,通過專業的評估和檢查,擬定適合的進食計畫,讓我們可以不留遺憾地陪伴她走完這段旅程。

星誠細胞生醫攜手門諾:助三民棒球隊前進大巨蛋圓夢

門諾醫院攜手酷柏光學 助體育班學生射出希望之箭

從急性醫療到社區照護:一位護理師的溫柔轉身

門諾醫院原住民族日慶典:文化榮耀與同仁驕傲

《圖輯》每周來回五十公里,她們要一起成為冬冬繼續飛翔的翅膀

行動早療走入偏鄉:看見隔代教養家庭的真實挑戰

載著長輩快樂奔向學堂:我的社區接送日記

門諾全新乳房攝影巡迴車再升級,將診間「開進偏鄉」,以智慧診斷科技為婦女健康把關

南波扶輪社捐贈超音波設備,助門諾守護偏鄉健康

健保30影像展「門諾偏鄉醫療零距離,讓愛無限延伸計畫」邀您支持偏鄉公益

失智母親重拾口食尊嚴:移除鼻胃管的愛與挑戰

「一世人你佇我心內」七七歌仔劇團花蓮場,再現門諾宣教士感動篇章

讓愛不再等待,健保30花東IDS偏鄉醫療影像展暨整合照護研討會紀實

每位家長,都是孩子最堅實的堡壘

義肢矯具師陳鴻彬:「我們不想看到弱勢者落入被剝削、身體機能又持續惡化的兩難裡。」

馬素珊校長 門諾護理精神永遠的典範

最後一哩路的陪伴

門諾行動早療服務深入社區:把握兒童發展黃金治療期

門諾守護長者每一口的安全!行動吞嚥醫療車深入偏鄉篩檢

甜點傳愛!門諾攜手將軍府送上最甜蜜的母親節

Loading

我是 責任編輯: 張小敏

♥️看見更多門諾公益好事♥️ 歡迎追蹤門諾公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