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不遠,在家守護—花蓮家托的在地實踐

午後,帶著田阿姨在村裡散步,是安心家托家托員的日常。田阿姨的體況明顯好轉,心情也變得開朗,這樣的改變,讓村里鄰居驚訝,也讓遠在外地工作的孩子感動不已,因為他們已經許久沒有見過媽媽的笑容了。
花蓮家托:在地長照的溫暖實踐與生命連結
家庭托顧(簡稱家托),是一種社區式長照機構,特色是照顧服務員能在家創業,照顧社區長輩。家托提供長輩最多12小時的身體、日常生活以及安全照顧。目前花蓮縣已有19間家托,分布在不同鄉鎮,每位照服員各自以家為基地,用最暖心的照顧串起家庭與社區的聯繫。
在平安之家服務逾十年的家托員,從軍中退伍後便返鄉定居新城,受到母親與阿姨護理背景的影響,決心投入長照領域。「家托服務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靠著這樣的理念,在家托設立初期,他參與豐年祭,走進社區發傳單,從零開始建立跟長輩之間的信任關係,甚至也從照顧的長輩身上重新學會母語,如今更成為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課程講師,榮獲全國模範勞工獎。
花蓮家托:在地長照的溫暖實踐與生命連結
在瑞穗凡札來家托的家托員原是醫院看護,為回饋鄉里,在家人鼓勵下開設家托,也為自己退休後孩子接棒預留空間。她照顧的長輩們大多來自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原本參與文健站活動是長輩多年來的日常,但因失能使他們力不從心,凡札來家托設立後瑞穗有了第二間家托,透過家托讓熟悉的鄰居們再度相聚,她的家更成了附近長輩的溫暖依靠。
對安心家托的家托員而言,家托服務讓她感覺踏實,成立家托是她生命最為重要的里程碑。十年以上的照顧職涯,她歷經重症病房、居家服務工作,想到自己、身邊的家人都會年老,即便使用居家服務也無法全日陪伴,決定返鄉萬榮成立家托,希望在家能夠就近照顧社區長輩。個案田阿姨與精神障礙孩子同居,遠地工作的孩子放心不下,因此委託安心家托照顧。如今田阿姨變得愛說話,臉上也開始出現笑容,甚至還會為自己編髮,讓孩子既驚訝又感動。
社區共好:花蓮家庭托顧如何接住長輩與家庭的需求
家托,不只是托顧服務,更是一段段與社區共好的生命歷程。家托員用自己的家接住長輩與家庭的需要,也為自己開展了一條能長久走下去的照顧之路。
為協助更多人投入家托服務,花蓮縣家庭托顧主管機關—花蓮縣衛生局,委由門諾醫院辦理「花蓮縣家庭托顧服務輔導團計畫」,協助有意願者籌設家托,並在設立一年內輔導家托營運步上軌道。
家托這條路並不孤單,正在茁壯堅實,正在與更多人一同走出在地照顧實踐的未來。
Q1:照顧從家開始:什麼是家庭托顧?
✅家庭托顧(簡稱家托)是一種小型、社區式的長照機構,由合格照顧服務員在自家成立,提供日間最多12小時的托顧服務。不同於大型機構,家托強調『家庭感』與『社區連結』,讓長輩彷彿回到家中般自在,也讓家庭成員更安心。它是實現『在地老化』的重要方式,更是一份溫柔而專業的陪伴。
♥️♥️『在地老化』不只是理想,而是許多照顧者與家庭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家托服務,正是在這條路上綻放的溫暖花朵。

立即支持:老人暨長期照護基金/失智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