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需要,門諾就在那裡:災後第六天的救援與守護

9月29日,災後的第六天,門諾醫院的工程部聯同花蓮的慶譽營造和高逸工程組成團隊,早上7點從新的門諾健管大樓出發。出發前,總執行長張文信與工程同仁一同進行了祝福禱告。這兩家公司是門諾醫院近年來協助健管大樓建設的在地企業,因緣際會成為門諾強勁的後盾支持。此次救災行動中,慶譽營造派出2台水車和4名工作人員,而高逸工程則準備了1台水車、一台發電機、高壓清洗槍以及5名水電師傅。門諾的工程團隊同樣攜帶了發電機、抽水機和高壓清洗槍,齊心協力進入災區,為災區帶來了急需的支持和幫助。

山地巡迴醫療隊持續挺進馬太鞍教會,災後第六天由院長莊永鑣以及內科吳令治醫師隨隊看診。由於當地居民從災後第一天起積極投入環境清理工作,經過多日許多人因此出現了腳部傷口,志工們在協助清潔的過程中也不免發生受傷的情況。為了確保這些傷口得到妥善的處理,醫療隊特別通過遠距會診與整型外科專家賴幸光醫師視巡,提供專業的醫療指導和支持,確保傷口得到妥善處理。也值得一提的事,現場同仁也透過族語與當地原住民阿嬤溝通教導如何安全用藥,展現門諾多族語推廣。除了定點看診外,也接獲救護站小兒科醫師需要支援,現場傷患有眼角膜受傷疑慮,吳令治醫師聯繫總院眼科許明木醫師並親自走到救護站,給予眼科處理及用藥指導,醫療透過互相支援為現場民眾給予及時治療。

輔具資源中心經過幾次訪視後在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決定在東富村衛生所設立一個臨時輔具借用站。由輔具專業人員進駐為受災中失去輔具的居民提供服務,對於那些行動不便或無法親自到借用站的長者,團隊更是貼心地將服務送到家中,以確保他們獲得最合適的輔具支援。

此外,在門諾的救援團隊中,還有一群特別的身影—來自長照部的同仁。團隊當中也有同仁是這次受災戶,但她在災後一直堅守崗位服務失智長者。直到第六天才回到家中,這次長照部的團隊也自組成一支「回家」小隊,陪同受災同仁一起返回家園,捲起袖子,拿起鏟子,幫忙鏟土、清掃,用實際行動陪伴夥伴走過最艱難的時刻。
從醫療救護、工程修復,到輔具支援與長照關懷,門諾醫院的災後救援行動沒有間斷…每日所要面對的狀況都在滾動式調整,團隊協力合作彼此互助,門諾將攜手與光復鄉一起挺過,實踐為主服務的精神。
立即支持:山地暨社區醫療照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