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醫院推動精實管理,從每個小地方成為改變的起點

在醫院的走廊裡,常能聽見忙碌的腳步聲。對第一線同仁來說,每天都像接力賽,沒有人可以慢下來。但正因如此,「精實管理」在門諾醫院的發生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天、每一個小地方的真實改變。自 2022 年開始推動精實管理以來,門諾的同仁漸漸發現,當大家用一樣的語言談問題、用更清晰的方式看流程,很多過去覺得習以為常的瓶頸,其實都能被改善。

從核心價值開始.門諾讓精實文化在醫院裡長出樣子
門諾醫院推動精實管理的起點,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價值。這不僅是一句願景,而是要回到最根本的問題:「我們如何讓病人更安心、更有效率地得到照顧?」也因此,精實文化不再是管理手法,而是一種態度、一種每天都要問自己的習慣。
過去參與精實的多為醫療單位,而今年開始,工務、總務、醫技、長照等部門也加入這場旅程。這讓精實管理不再侷限在臨床,而是變成了整間醫院的共同語言。門諾也特別邀請精實管理專家一路陪伴不同部門,協助大家從實際的工作內容開始看見問題、找出浪費,再透過數字、討論與簡化流程,讓改善真的落地。
醫事部卓俊宏主任在發表會中提醒大家:「當工作面對問題時,要思考如何改善。」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是讓精實文化在醫院紮根的關鍵。

每一個數字都來自真實的努力
今年的 L4 精實管理期末成果發表會,是六個單位一年努力的收穫。L4 的核心理念不僅僅是著眼於改善單一行動,而是通過持續穩定的管理工具,如看板、站立會議及領導標準工作,來主動管理每日的表現。這些工具幫助單位調整資源及快速回應異常情況,從而維持服務的穩定性和高品質。每個單位都從自己的日常出發,試著把效率與品質提升到下一個層次。
工務室從能源管理切入,調整油量與鍋爐蒸氣關機時機,並導入紅黃綠燈系統做監控制標。總務室則把「改善住宿環境」當成自己的使命,從漏水到設備維修,修繕率達到 100%。對員工來說,住得舒服、安心,就是最直接的幸福感。
醫業室把「流程改善」落到很具體的地方:讓轉診院所收到報告需要的時間,從十天縮短到四天。對病人來說,這不只是更快拿到資料,而是更快開始下一步治療。

營養科強調衛教的連續性,讓每位患者在治療外,也能從飲食上持續得到健康支持。護理之家努力降低鼻胃管住民的肺炎住院率,減少長者反覆跑醫院的風險,也提升住民的生活品質。長照A單位則成功把照顧計畫的制定時間壓到三天內完成,讓家屬與住民能更快得到完整的照護安排。
這些成果看似是一串又一串的數字,但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站立會議中的討論、一次又一次的 PDCA、和跨單位協作的溝通。

站立會議與 PDCA,精實管理的日常
精實管理的精神不在於「一次做大改革」,而是每天都能有一點小進步。門諾醫院的日常站立會議,就是這套文化的核心。
每天 15 分鐘,同仁一起確認問題、討論狀況、找對策。這樣的會議,看似簡短卻非常有效,因為它讓每個部門都能及時回應,也讓大家養成看見問題、處理問題的習慣。
而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則是整個精實文化的骨架。許多單位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從來不是「一次就解決」,而是要不斷驗證、調整、再前進。這也是為什麼在期末發表時,大家聊的不是「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怎麼讓事情變得更好」。

門諾醫院從醫療到永續.精實管理推動 ESG 的下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精實管理不只改善流程,更讓醫院在永續策略上看得更遠。透過能源效率提升、設備汰換、減碳措施等方式,門諾逐步在醫療環境中實踐ESG。
總執行長張文信也在視訊中提到,希望全院持續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價值,不只提升醫療與管理品質,也讓病患在進入醫院時能感受到被重視與關心。改善問題,最終都是為了讓醫院變得更好,也是這份工作的最大意義。
立即支持:醫療發展基金
![]()









